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金丹丹配资优秀炒股配资门户
在杭州市学军小学校长张军林的案头,放着一本旧书。这本周国平所著的《周国平论教育》,书脊已磨损,页脚微卷,字里行间布满密密麻麻的笔记。水笔、铅笔,横线、波浪线、圈点——不同时期的阅读痕迹层层叠叠,仿佛一幅时光地图。这本书陪伴了张军林16年,记录了他在不同时期对教育的思考,也见证了一位教育工作者与一位作家跨越时空的无声对话。
《周国平论教育》一直在张军林校长的案头 受访者供图
出版于2009年的这本书,对于张军林来说,并不是一件收藏,而像一位老友,一位导师。
他说,从教二十余年,聆听了许多专家的教诲,也看了很多教育著作,这本书给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。“书的字里行间流露的人性关怀和守护,体现出一个父亲的教育情怀,也表达了一个哲学家对教育的诠释。每次重读,都有新的收获。”
展开剩余79%这本并不厚的教育论集,在漫长岁月中持续给予他启发,并在不同时期点燃他对教育的新思考。
“让儿童成为儿童,让教育回归人性,我想这是周国平先生的愿望,也是我们教育人奋斗的目标。”
守护人性,闲暇出智慧
为何对这本书情有独钟、反复研读?
张军林指着封面上“守护人性”四个字。这四个字,也融入了他的教育理念。
在他看来,教育工作者应如老农般,去读懂每一株幼苗独有的生长节律,要站在儿童的视角,读懂儿童,尊重儿童,助力儿童。他一直在努力打造一所“最好玩的学校”,让每个生命都能在校园里恣意生长。
书中的观点与他内心的追求不谋而合。
他很认同卢梭的观点:“教育最重要的原则不是珍惜时间,而是浪费时间。”生命需要留白,闲暇才能出智慧。去年,学军小学全面推行“课间15分钟”改革,让孩子们有更多的闲暇时间来自由生长。
于是,15分钟课间的校园,真的多了“松弛感”。校园长廊,有孩子捧着水壶慢悠悠喝水,三五个男孩聚一起下棋,一些孩子围着老师聊天。一次,有个孩子跑过来问:“张校长,多出来的5分钟,我能什么都不做,就发发呆吗?”张军林回答:“当然可以!”
在杭州市学军小学教育集团云栖小学,教学楼的每一层都打造了特色活动区“燕乐园”。不同年段的孩子在同一楼层的教室,高年级和低年级孩子互为玩伴,可以玩耍,可以讨论,也可以静思。这一切的初衷,是为了对抗“城里孩子没有童年”的焦虑,让教育回归人性,回归本真。
“成功是优秀的副产品”,书中这一句话对他的学生观的塑造产生了很大的影响。在他看来,教育的目的绝非培养应试的“成功者”,而是塑造人格完整、精神明亮的“优秀的人”。让孩子拥有一个幸福的童年,可以为将来一生的幸福奠定基础。
前几天,一位家长给张军林发来感谢短信。那天中午,她来学校给孩子送药,孩子却不愿意吃。正要外出背着包的张军林蹲下来,和孩子聊天,安抚孩子。家长说,孩子有自闭症,校长自然而然的这个举动,让她感动、感激。
读书,不为功利,而为心灵共鸣
即便工作繁忙,张军林始终保持着阅读的习惯。周末、晚上,是他的读书时间。“看书的时候,自然会沉浸下来,心也会静下来。”
他选书的方式有些特别,听讲座时,最留意专家推荐的图书,会立刻记下并买来读。在他看来,这是信息时代有效的“淘金”方式。对于一些经典的著作,他总会一读再读,而每次重读,都有新的收获。
他将读书分为三种境界:功利的、闲暇的和心灵的。他追求的是最后一种“能触动心灵、促进人格成长的阅读”。他推荐老师们读书,但从不要求写读后感。“就像吃了一顿营养餐,不必逐一分析到底吸收了哪些营养。”读书是一种内在的沉淀,它的滋养是自然而然的,也许在某一天会忽然点亮实践。
前段时间,他读余华的《活着》、麦家的《人生海海》,感受到巨大的心灵震撼,最近则在读西南联大访谈录。三校联合办学的历史,前辈教育人为理想共同努力的精神,也引发了他对当下集团化办学的思考。
未曾谋面的对话,教育理想的回响
尽管深受周国平先生的影响,张军林却从未与他见过面。暑假,他通过友人将这本写满批注的旧书寄给周国平先生题词。周国平欣然应允,在已有些破损的扉页上写下:“成全每个孩子幸福而有意义的童年”,并赠送了两本最新的教育著作。
周国平在书的扉页上写下:“成全每个孩子幸福而有意义的童年。”受访者供图
“这是一种跨越年龄、地域和身份的心灵对话。”张军林说,“他的文字说出了我心中所想,而我的实践又在验证他的理念。我们之间仿佛搭起了一座桥,这是一种无声却珍贵的交流。”
从一本书,到一所学校的变革,再到无数孩子的幸福童年时光,这本书伴随着张军林从普通老师,逐渐成长为副校长、校长。这本《周国平论教育》早已超越了纸张的局限。
教育最美的样子,是守护一颗颗纯真而独特的心。而阅读最美好的境界,莫过于遇到那些可以一读再读、常读常新的“心灵知己”。
十六年配资优秀炒股配资门户,一本书,一位校长,一场无声的对话,这是教育中温暖而坚定的力量,安静而持久,不急于求成,而可以走得更深远。
发布于:浙江省盈富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